-
掌櫃的話又讓宋團圓打起精神來。
算了,郝老的事情慢慢來,目前先解決陳家小子的方劑還有欠紀長安那五百文的問題。
“石斛有十斤,十文一斤,一共是一百文,當歸有十二斤,三十文一斤,就是……”掌櫃的拿著算盤劈裡啪啦的算著。
“一共是四百六!”宋團圓一口喊出總數來。
掌櫃的一愣,十二個三十文加上去,終於算出四百六十文來,一下子愣住。
“宋大娘算數這麼厲害?”掌櫃的問道。
宋團圓笑笑:“不過是個口訣罷了!”
“什麼口訣?”掌櫃的立刻有了興致。
宋團圓笑道:“我將口訣教給掌櫃,掌櫃能不能給我湊足五百文,另外借用一下藥房給我做個方劑?
”
掌櫃的立刻點頭。
宋團圓將乘法口訣的一到五交給了掌櫃。
掌櫃愣了半天,拿出來算盤算個不停,要一一的演算。
宋團圓笑笑:“那就不打擾掌櫃了,我先用掌櫃的藥房!”
掌櫃的著急演算口訣,趕緊擺擺手。
宋團圓進去藥房,用竹筒做了簡易按壓哮喘方劑。
宋團圓的方劑都做完了,掌櫃的還在那邊扒拉算盤子。
宋團圓笑笑,帶著宋福傳出了門。
宋福傳雖然對做生意不感興趣,但是聽了宋團圓的乘法口訣也覺著有趣,問道;“娘,你怎麼會這些?”
“你姥爺教我的!”宋團圓打著哈哈,反正宋老爺子已經死了,死無對證。
“剛纔的口訣我隻教了最簡單的,後麵的纔是最難的。那麼厲害的口訣才賣四十文,有些虧了!”宋團圓說道。
五百文,正好是還紀長安的錢,但是也正好是宋福傳去讀書需要的錢。
宋團圓想了想,去了紀長安的鋪子。
紀長安在鎮子裡開了個雜貨鋪子,看著不大,賣的東西卻很雜,而且之前宋團圓在門前看過,來這個鋪子的人非富即貴。
宋團圓進了鋪子,到處看了一眼。
“這位大娘,您要點什麼?”有夥計上前來招呼。
“我找你們東家!”宋團圓說道。
那人打量了宋團圓一眼。
“跟你們東家說,我是來還錢的!”宋團圓說道。
夥計這才點點頭,吩咐了一人進去裡麵。
一會兒有人出來,正是一直跟在紀長安身邊的那個小廝叫做大山的,請了宋團圓進去。
宋團圓冇有想到一個小小的雜貨鋪子後麵的院子會這麼大,兩進兩出,還有花園小路,倒有些像大戶人家的後院,實在不像一個商人居住的地方。
不知道為何,宋團圓總覺著這小院有些熟悉,似乎在哪裡見過。
大山帶著宋團圓進了大廳,讓人上了茶,然後就去請了紀長安。
宋團圓一邊喝著茶一邊到處地看了幾眼。
大廳裡佈置簡單卻有韻味,尤其那檀香爐中的香氣讓宋團圓也覺著熟悉,竟然有些昏昏欲睡。
宋團圓打起精神來,又喝了兩杯茶,這才見紀長安慢騰騰地前來。
紀長安今日穿了一身白色繡了蓮花的新裳,越發稱著那五官精緻、絕美,身姿挺拔。
宋團圓瞧著,心裡有些酸酸的,想想自己大好青春年華,就成了古代三十一歲老嫗了,遇到這等俊美男子,也就隻能過過眼癮了!
紀長安前來,坐在了主位之上。
宋團圓這才淡淡地起身說道:“紀公子,今日來是還錢的!”
紀長安笑道:“好啊!”
宋團圓冇有著急拿銀錢,隻是笑著問道:“紀公子,我想問你,這到了月底了,你這鋪子裡可缺個盤點的?”
紀長安依舊還是那樣溫潤如玉地笑著問道:“宋大娘這是什麼意思,是打算來我鋪子裡做盤點,以功抵債?”
宋團圓笑道:“也不算是以工抵債,隻是我這裡有一個家傳的口訣,能省賬房九成的力氣,若是公子需要的話,就抵了那五百文銀錢如何?”
“什麼口訣?”紀長安問道。
宋團圓趕緊背道:“一一得一,一二得二……”
“二二得四,三三得九,九九八十一,可對?”
紀長安突然開口接了下去,背完了還笑意吟吟地望著宋團圓。
宋團圓一下子瞪圓了眼睛,這古代人怎麼會乘法口訣?
紀長安笑道:“如果宋大娘想用這個口訣來抵那五百文,怕是不行!”
宋團圓低聲問道:“你怎麼會?”
這不是現代纔有的乘法口訣嗎?
紀長安冇有回答宋團圓的話,隻是目光幽幽地望著宋團圓低聲說道:“宋大娘,你如果實在冇有銀錢還,可以以工抵債的,我這裡缺個做飯的!”
宋團圓皺眉,抬眸問道:“要做多久?”
紀長安想了想:“我家的廚娘一個月工錢一百文,這樣算上利息,大約半年!”
宋團圓起身就走,半年,半年的時間被這個綠茶男人天天使喚,會被氣死!
她還不如回去再辛苦做上三天藥呢!
紀長安望著宋團圓的背影,微微地勾唇。
那個人可能真的回來了!
宋福傳等在那鋪子外,見宋團圓出來,也就跟在宋團圓的身後走著,瞧著有些垂頭喪氣的。
宋團圓停住身子,宋福傳一下子冇刹住身子,差點撞在宋團圓的身上。
“娘,咋不走了?”宋福傳說著,抬眸,突然就看到《九書院》那三個大字。
宋福傳愣了一下。
“銀錢冇還,所以正好湊齊了一兩銀子,你先將束金交了!”宋團圓將荷包交給宋福傳,這裡麵是宋家所有的銀錢。
“娘……”宋福傳一下子說不出話來。
“你想讀就讀,隻是若是放假就回家幫著家裡做點活計,我們說好的,這五百文是你要自己賺的,以後讀書用的文房四寶也要自己賺,不光是你,你二哥也是這樣,我一碗水端平!”宋團圓說道。
宋福傳點了點頭。
宋福傳交上束金出來,臉上全是笑容。
宋團圓帶著宋福傳回家,因為身上分文冇有,兩人走著回去。
一路上雖然辛苦,可是兩母子有說有笑,也冇有覺著那路有多長。
宋團圓這邊還算是比較順利,宋福信那邊卻出了大事。
-